汽车线束供应商莱尼Leoni在被中国企业立讯精密收购后,迎来了多年来的首次盈利曙光。首席执行官Klaus Rinnerberg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“今年上半年,我们实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净利润正增长。”
据悉,2025年上半年,莱尼的运营销售回报率达4%,收入增长约3%,达到25亿欧元。但与此同时,Rinnerberger也坦言,当前的盈利水平仍不足以支撑公司未来发展所需的投资。
作为专业生产车载线束的企业,莱尼因高额债务陷入财务困境。根据德国旨在防止破产的新《稳定与重组法》(StaRUG),公司进行了债务减记和资本削减,导致原有股东权益归零,小股东们空手而归。最终,大股东Stefan Pierer取得公司控制权,并随后将多数股权出售给了中国立讯精密集团。
对于这一充满争议的解决方案,Rinnerberger强调这是挽救公司的唯一出路。他解释道,与立讯精密的合作为莱尼的商业模式带来了关键性互补:一方面,立讯精密的电子元件生产能力弥补了莱尼过去需高价外购的短板;另一方面,莱尼在欧洲是无可争议的领先者,但在亚洲和北美市场竞争力不足,立讯精密在中国强大的市场地位,恰好平衡了这一弱势。
在Rinnerberger看来,未来几年,北美和亚洲汽车市场预计将逐渐超越欧洲。虽然欧洲汽车制造商不会倒闭,但该地区的汽车行业已不太可能出现显著增长。
对于此次合作,Rinnerberger将其视为行业典范,并发出明确呼吁:“我只想建议供应商行业的许多同行寻求合作,而不是试图与中国对抗。”他指出,欧洲汽车市场增长乏力且面临日益激烈的中国竞争,后者提供的产品在质量相当的前提下更具价格优势。
“过去20年,汽车行业在中国赚取了丰厚利润。所有人都知道,这会将技术专长带到中国,但我们依然选择这样做,”Rinnerberger分析道,“我们必须承认,中国吸收了这些专长并变得强大。因此,我们不应惊讶于中国以自豪的态度提供他们的产品。我建议同行们选择合作,而不是与中国对抗。 ”